回首頁

跳到主要內容

核安會輻射偵測中心如何進行民生消費食品及飲用水中放射性含量檢測?


資料提供單位:輻射偵測中心   
 
詳答:  
一、輻射偵測中心定期至傳統消費市場或大賣場抽樣購買米、葉菜、根莖菜、水果、海魚、淡水魚、豬肉、雞肉、麵粉、蛋、鮮奶,以及花枝、草蝦、海蝦、鰻魚、鮪魚、旗魚、虱目魚、海藻等國產食品進行放射性含量分析,評估民眾因攝食所造成輻射劑量,每年皆小於0.001毫西弗,遠低於一般民眾每年可接受1毫西弗的法規劑量限值。

二、每個月定期至各消費市場抽樣購買肉類(海產及禽畜類)、新鮮蔬果、乾果、嬰兒食品、乳製品、飲料等進口食品,檢測結果符合衛生福利部修正發布「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規定。

三、每年定期檢測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金門縣及連江縣自來水廠所屬給水廠飲用水及市售國內外品牌包裝礦泉水等放射性含量,檢測結果符合核安會公布之「商品輻射限量標準」規定。

四、核安會輻射偵測中心定期發行環境輻射監測季報、半年報及年報,都公布於 核能安全委員會網站,提供民眾參考。另環境輻射監測年報以紙本、光碟分送文化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及核能電廠所在地區公所等國內共19個單位參考,並委託國家書店與五南文化廣場公開展售,將環境輻射資訊公開落實及推廣。
 
回上一頁

 

更新時間:2024-05-02 15:58
資料來源:輻射偵測中心
NUSC Logo
核能安全委員會
地址: 234036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1段80號2樓
連結輻務小站輻務小站 連結YouTubeYouTube 連結申辦專區申辦專區 連結原子能法規原子能法規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