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跳到主要內容

113年3月15日媒體報導「核廢料污染嚴重延伸台東海岸線」之回應說明


提供單位:核能安全委員會
刊載日期:2024-03-15

有關113年3月15日媒體報導「核廢料污染嚴重延伸台東海岸線」,核能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核安會)本於核能安全主管機關職責,謹就相關報導回應說明如下:

一、

蘭嶼低放貯存場目前貯存低放射性廢棄物計100,277桶(55加侖桶),均妥善安全貯存於蘭嶼低放貯存場23座壕溝內,核安會每月及年度定期派員赴現場檢查蘭嶼低放貯存場運轉安全狀況,以確保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安全。

二、

核安會督導台電公司蘭嶼低放貯存場自85年1月起執行「活度零排放」措施,不得將輻防管制區內產生之廢水排放至外界,此舉係在符合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促請台電公司採用更嚴謹的安全作為,以增進蘭嶼當地民眾對貯存場營運安全之信心。蘭嶼低放貯存場輻防管制區內產生之廢水,均經處理後回收於場內重複使用,未排放至外界。

三、

為確保蘭嶼地區的環境輻射安全,核安會在蘭嶼當地設置有3站的環境輻射監測站,分別位於椰油部落、蘭嶼氣象站及蘭嶼低放貯存場大門口,可即時掌握蘭嶼當地的環境輻射變化。相關資訊公開於核安會網站(https://www.nusc.gov.tw/rmc/gammadetect.html)。同時核安會每年進行蘭嶼地區環境的採樣分析作業,藉由採取土壤、草、飲用水、農畜產物及海產物等環境試樣並進行放射性核種分析,近五年總計檢測1250件次以上,確認蘭嶼當地未遭受輻射影響,保障當地居民的輻射安全。歷年的監測結果,蘭嶼環境背景輻射介於0.02~0.09微西弗每小時(μSv/h),在自然環境背景值0.2微西弗每小時(μSv/h)之變動範圍內,顯示蘭嶼低放貯存場輻射安全狀況,相關環境輻射監測結果報告均公開於核安會網站(https://www.nusc.gov.tw/rmc/gammadetect.html)。

四、

另核安會自106年起執行我國周圍海域環境輻射調查及監測,東部之花蓮港、台東大武漁港及成功漁港沿岸海水、岸沙與海產物,亦納入監測範圍,並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及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合作針對東部河流出水口及近海監測海水輻射量,截至目前分析結果均無輻射異常狀況。

五、

核安會將持續嚴格監督各核能電廠做好輻射安全防護及相關放射性廢棄物營運管理工作,並將以公開、透明、專業的立場,全力做好各項安全管制工作,以確保公眾健康與環境品質。



更新時間:2024-03-15 13:54
資料來源:核物料管制組
NUSC Logo
核能安全委員會
地址: 234036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1段80號2樓
連結輻務小站輻務小站 連結YouTubeYouTube 連結申辦專區申辦專區 連結原子能法規原子能法規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