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跳到主要內容

我國因應日本含氚廢水排放配套措施進度說明(第35報)


一、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含氚廢水作業,據核安會掌握,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於114年8月7日開始啟動第14批次含氚廢水排放作業,預計以19天時間排放7,800噸,預估氚總活度約3.0兆貝克,即時排放資訊可至「國際監測即時看」閱覽。
 
二、根據核安會掌握,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依據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核准且經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審查確認的評估流程,定期檢討「測量與評估對象核種」;考量鈰-144(Ce-144)於過往13批次排放前分析報告中皆未檢出,且鈰-144具有較短半衰期 (約285天),故自本批次(第14批次)起,鈰-144核種調整為東京電力公司排放前自主測量之核種。
 
三、東京電力公司於114年8月5日公布含氚廢水之分析結果,氚以外的核種濃度與法規限值比值總和為0.12,符合小於1之判定值。另東電公司委託之第三方量測實驗室株式會社化研與日本政府委託之JAEA大熊分析研究中心分析結果分別為0.13及0.12,與東電公司分析結果一致。
 
四、另IAEA執行第四次追加取樣監測措施,於114年6月17日赴日採樣,樣品亦為本批次排放前含氚廢水,參與成員來自比利時、瑞士、俄羅斯、中國和韓國等國實驗室專家,核安會將持續關注IAEA發布的分析結果。
 
五、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每日依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實際排放狀況進行含氚廢水擴散濃度預報,自112年8月24日排放迄今,已累計排放13批次,目前影響區域仍以「日本本州東部海域」為主,局部受中尺度渦流影響往西南擴散至「關島西北方海域」,臺灣周圍海域受其影響極為輕微,海水氚濃度均低於儀器最小可測值。中央氣象署持續每日更新「一週擴散預報概述」,供民眾即時掌握含氚廢水擴散狀況。
 
六、核安會透過跨部會合作執行海域輻射監測,本(114)年度截至8月3日,已完成2349件海域樣本分析;自106年起至今已累積完成海水、海生物(含漁獲)、岸沙(含海底泥)等各式海域樣本,共計14,703件樣本之分析,各項分析結果無輻射異常,檢測結果均每週同步更新於「跨部會輻射監測整合儀表板」。
 
七、以上各項資訊均已整合於「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歡迎民眾隨時上網閱覽。

更新時間:2025-08-07 12:03
NUSC Logo
核能安全委員會
地址: 234036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1段80號2樓
連結輻務小站輻務小站 連結YouTubeYouTube 連結申辦專區申辦專區 連結原子能法規原子能法規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