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3月11日日本東北發生大地震及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為了因應核災事故,日本政府陸續發布福島核一廠半徑3 公里、10 公里及20 公里內居民疏散避難,20 至30 公里的居民則採室內掩蔽或自願疏散,福島縣居民因為地震、海嘯及核災之避難人數一度曾高達16萬3千多人。核災事故穩定後,日本政府開始進行相關復原措施,並訂定相關除污計畫,經由與疏散撤離的市町村討論及執行除污後,將避難指示區域重新規劃。各區的相關定義如下:

雙葉町、大熊町及富岡町解除避難指示區域之避難指示概念圖(2020年3月)
以下各圖係事故發生後,福島縣避難區域變化演進的重要時間點:
雙葉町、大熊町及富岡町解除避難指示(2020年1月)
福島縣避難指示區域概念圖(2018年4月)(2019年4月)
浪江町與富岡町解除避難指示區域(2017年3月10日)
浪江町與富岡町解除避難指示區域概念圖(2017年3月)
川俣町解除避難指示(2016年10月)
葛尾村、川內村、南相馬市解除避難指示(2016年5月)
葛尾村、川內村、南相馬市避難指示區域概念圖
避難指示區域概念圖(2015年9月5日之後)
修正田村市(2014年10月1日)
修正田村市(2014年4月1日)
修正川俁町(2013年8月7日)
修正葛尾村、浪江町、富岡町、双葉町及川俁町(2013年3月7日)
修正大熊町(2012年11月30日)
修正楢葉町(2012年7月31日)
修正飯館村(2012年6月15日)
修正南相馬市、田村市及川內村(2012年4月1日)
緊急時避難準備區域解除後(2012年3月30日)
緊急時避難準備區域解除前(2011年9月30日)
區域名稱 | 定義 |
---|---|
2012年4月1日前(現已停用) | |
警戒區 | 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半徑20公里以內地區 |
計畫性避難區 | 事故發生後1年內居民遭受曝露劑量超出20毫西弗地區 |
區域名稱 | 定義 |
---|---|
2012年4月1日迄今 | |
避難指示解除準備區 |
|
居住限制區 |
|
返回困難區 |
|

雙葉町、大熊町及富岡町解除避難指示區域之避難指示概念圖(2020年3月)
以下各圖係事故發生後,福島縣避難區域變化演進的重要時間點:
雙葉町、大熊町及富岡町解除避難指示(2020年1月)
福島縣避難指示區域概念圖(2018年4月)(2019年4月)
浪江町與富岡町解除避難指示區域(2017年3月10日)
浪江町與富岡町解除避難指示區域概念圖(2017年3月)
川俣町解除避難指示(2016年10月)
葛尾村、川內村、南相馬市解除避難指示(2016年5月)
葛尾村、川內村、南相馬市避難指示區域概念圖
避難指示區域概念圖(2015年9月5日之後)
修正田村市(2014年10月1日)
修正田村市(2014年4月1日)
修正川俁町(2013年8月7日)
修正葛尾村、浪江町、富岡町、双葉町及川俁町(2013年3月7日)
修正大熊町(2012年11月30日)
修正楢葉町(2012年7月31日)
修正飯館村(2012年6月15日)
修正南相馬市、田村市及川內村(2012年4月1日)
緊急時避難準備區域解除後(2012年3月30日)
緊急時避難準備區域解除前(2011年9月30日)
更新時間:2021-05-06 17:02
資料來源:保安應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