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跳到主要內容

低放射性廢物棄最終處置


 Q3-1:我國核廢料如何分類?
 Q3-2:低放射性廢棄物何處來?
 Q3-3:我國低放射性廢棄物的管制策略?
 Q3-4:國際上低放廢棄物處置做法有哪些?

 

 Q3-1Q3-1:我國核廢料如何分類?
資料提供單位:核物料管制組
答:
就像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需要分類才容易管理一樣,核廢料也需要分類,才能做好安全管理與處置工作。每個核能國家依其核能規模及核燃料管理策略,而有不同的分類方式。

我國的核廢料分類方法與世界其他核能國家大致相同,依照法規定義,可分為高放射性廢棄物及低放射性廢棄物兩種,所謂高放射性廢棄物,係指備供最終處置的用過核燃料或其經再處理所產生之萃取殘餘物,我國尚未進行用過核燃料再處理,目前僅有用過核燃料屬高放射性廢棄物,除此之外,皆屬低放射性廢棄物。


 
​​​​ Q3-2Q3-2:低放射性廢棄物何處來?
資料提供單位:核物料管制組
答:
我國低放射性廢棄物是由核能電廠、農業、工業與學術研究機構所產生,其中核能電廠在運轉過程中所進行的維護及除污作業會產生受放射性物質污染的廢樹脂、濃縮液、廢棄的零組件、設備、或是淨化水所產生的殘渣以及維修人員的衣物、手套、工具等,是低放射性廢棄物的主要來源;而核電廠運轉壽命終了時,各項廢棄核設施及其拆除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低放射性廢棄物,例如混凝土、金屬、工作人員的衣物、手套、工具等。

相較之下,來自農業、工業與學術研究機構的放射性廢棄物由於產量較少,又稱為小產源放射性廢棄物,相關應用在醫療方面包含診斷、治療及輻射滅菌;農業則應用於滅菌、品種改良;於工業方面有材料照射提升強度、非破壞性檢測、厚度量測等;在學術研究上則有考古、地球科學、地質學以及先進的材料分析與製造等,也會有少量的放射性廢棄物產生。

低放射性廢棄物何處來


 
​​​​ Q3-3Q3-3:我國低放射性廢棄物的管制策略?
資料提供單位:核物料管制組
答:
低放射性廢棄物主要是核能電廠運轉期間受污染的衣物、工具與廢棄的零組件、設備、廢液及廢棄樹脂等;除了核能電廠以外,全國各醫院、工廠、學校、研究機構等約四百多個單位,也會產生低放射性廢棄物,包括廢射源、廢液、廢紙及其他固體廢棄物等。低放射性廢棄物在管理上,採行減少產生、減容固化、安全貯存、妥善處置的策略,並依據放射性物料管理法之規定,做好放射性廢棄物之安全管制,保障國民安全,維護環境生態品質,避免現代及後世受到放射性廢棄物之不利影響。我國也會遵循國際原子能總署放射性廢棄物管理十大原則,妥善處理放射性廢棄物,確保人類健康與環境,並避免帶給後代子孫不當的負擔。

我國低放射性廢棄物的管制策略
低放射性廢棄物於核能電廠現代化貯存庫內安全存放


 
​​​​ Q3-4Q3-4:國際上如何選擇低放廢棄物處置方式及做法各有哪些?
資料提供單位:核物料管制組
答:
有關低放廢棄物處置方式,依據國際原子能總署各類放射性廢棄物之處置深度概念建議,基於核種半化期長短與活度大小,放射性廢棄物分類可採用近地表處置、深層地質處置以及介於兩深度間之中深度地層處置方式。

除了處置深度之考量外,針對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方式的選擇,亦須配合當地自然、社會、環境與廢棄物特性等進行通盤考量,所以各國採取的作法不盡相同。目前世界主要核能國家如美國、日本、法國、瑞典、芬蘭、英國及西班牙等,都已興建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迄今運轉中的處置設施大約有100餘處,均持續安全運轉。而我國的放射性廢棄物處置計畫,與國際作法相同,目前是由經濟部與台電公司辦理選址作業,核安會將會做好相關安全管制作業,以維護公眾安全。

至於低放廢棄物處置作法,目前運轉之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多採近地表處置,並可分為地表處置窖式與坑道(筒倉)處置型式,採用地表處置窖式國家如日本、法國、西班牙等;坑道處置型式則是將廢棄物放置於相對較深的岩層中,其型式可為坑道型態或筒倉型態,如瑞典、芬蘭、韓國等,目前國內低放處置依台電公司規劃亦採用坑道型態。雖然各國的處置設施設計雖因其所在環境條件而有所差異,但都以建構「多重障壁」系統為設計原則。

國際上低放廢棄物處置做法有哪些
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深度概念


 
​​​​


更新時間:2025-01-17 14:14
資料來源:核物料管制組
NUSC Logo
核能安全委員會
地址: 234036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1段80號2樓
連結輻務小站輻務小站 連結YouTubeYouTube 連結申辦專區申辦專區 連結原子能法規原子能法規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