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跳到主要內容

輻射的防護


游離輻射照射人體的過程稱為輻射曝露,輻射曝露有體外曝露與體內曝露二種。體外曝露是指游離輻射由體外照射身體的曝露,例如健康檢查時照的胸部X光;體內曝露則是指由攝入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曝露,例如吃入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質或受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食物。

一般人主要會接受到的輻射曝露主要是體外曝露,體外曝露的防護原則就是TSD原則。T指的是時間(Time),接受曝露時間越短越好;S指的是屏蔽(Shielding),使用適當屏蔽物質阻擋輻射;D指的是距離(Distance),儘量遠離輻射源,例如與輻射源之距離變為原先的2倍,輻射強度會降低為原先的4分之1。所以遵循TSD原則,就可以減少從體外照射人體的輻射劑量。
 
此圖片說明輻射防護可透過選擇適當屏蔽,屏蔽對於輻射有衰減作用,可降低輻射曝露,例如進入室內、關閉門窗。輻射防護可透過增加距離,遠離輻射源,輻射強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關係,距離加倍,輻射強度減弱四倍。例如離開輻射影響區域。

更新時間:2024-04-25 16:12
資料來源:保安應變組
NUSC Logo
核能安全委員會
地址: 234036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1段80號2樓
連結輻務小站輻務小站 連結YouTubeYouTube 連結申辦專區申辦專區 連結原子能法規原子能法規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