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教授 翁寶山 >
拉塞福又譯為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於1899年在科學文獻上聲稱:「實驗的結果顯示,鈾的輻射是複合的,至少含有兩種不同的輻射:一為容易被吸收,為了方便起見將稱它為阿伐(α),另一種具有較高的穿透力者將稱它為貝他(β)」。
為什麼選用前面兩個希臘字母作命名並無特殊的理由,拉塞福也不作解釋。侖琴(W. K. Roentgen, 1845-1923)創下先例命名X射線,採用了字母作為輻射的命名。在拉塞福那一代都要讀希臘文,所以在1900年法國維拉德(P. Villard, 1860-1934)發現另一強穿的輻射時,拉塞福於1902年又用第三個希臘字母加馬(γ)命名。不久湯姆生(J. J. Thomson, 1856-1940)用第四個希臘字母德爾他(δ)描述二次電子。在今天的基本粒子世界,更是充滿了希臘字母作命名。
拉塞福又譯為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於1899年在科學文獻上聲稱:「實驗的結果顯示,鈾的輻射是複合的,至少含有兩種不同的輻射:一為容易被吸收,為了方便起見將稱它為阿伐(α),另一種具有較高的穿透力者將稱它為貝他(β)」。
為什麼選用前面兩個希臘字母作命名並無特殊的理由,拉塞福也不作解釋。侖琴(W. K. Roentgen, 1845-1923)創下先例命名X射線,採用了字母作為輻射的命名。在拉塞福那一代都要讀希臘文,所以在1900年法國維拉德(P. Villard, 1860-1934)發現另一強穿的輻射時,拉塞福於1902年又用第三個希臘字母加馬(γ)命名。不久湯姆生(J. J. Thomson, 1856-1940)用第四個希臘字母德爾他(δ)描述二次電子。在今天的基本粒子世界,更是充滿了希臘字母作命名。
更新時間:2024-05-09 14:27
資料來源:綜合規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