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跳到主要內容

我國因應日本含氚廢水排放配套措施進度說明(第33報)


一、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含氚廢水作業,據核安會掌握,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於114年7月14日開始啟動第13批次含氚廢水排放作業,預計以19天時間排放7,800噸,預估氚總活度約2.0兆貝克。
 
二、東京電力公司於114年7月10日公布含氚廢水之分析結果,氚以外的核種濃度與法規限值比值總和為0.11,符合小於1之判定值。另東電公司委託之第三方實驗室株式會社化研與日本政府委託之JAEA大熊分析研究中心分析結果分別為0.11及0.096,與東電公司分析結果一致。
 
三、核安會持續掌握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審查與監測作為,IAEA與來自阿根廷、加拿大、韓國、中國、美國、越南、俄羅斯之國際專家,於114年5月26日至30日赴日,進行排放後第4次安全性審查任務,專家審查團初步表示日本含氚廢水排放設備與監測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另IAEA曾於113年10月啟動第一次追加取樣監測措施,包含中國、韓國、瑞士之國際專家赴福島地區執行海水取樣,已於114年6月2日公布檢測結果均無異常。
 
四、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每日依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實際排放狀況進行含氚廢水擴散濃度預報,自112年8月24日排放迄今,已累計排放12批次,合計排放93,997噸與氚總活度20.1兆貝克,目前影響區域仍以「日本本州東部海域」為主,對臺灣周遭海域影響極為輕微,海水氚濃度均低於儀器最小可測值。中央氣象署持續每日更新「一週擴散預報概述」,供民眾即時掌握含氚廢水擴散狀況。
 
五、核安會透過跨部會合作執行海域輻射監測,本(114)年度截至7月6日,已完成2099件海域樣本分析;自106年起至今已累積完成海水、海生物(含漁獲)、岸沙(含海底泥)等各式海域樣本,共計14,453件樣本之分析,各項分析結果無輻射異常,檢測結果均每週同步更新於「跨部會輻射監測整合儀表板」。
 
六、以上各項資訊均已整合於「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歡迎民眾隨時上網閱覽。

更新時間:2025-07-14 11:50
資料來源:輻射防護組
NUSC Logo
核能安全委員會
地址: 234036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1段80號2樓
連結輻務小站輻務小站 連結YouTubeYouTube 連結申辦專區申辦專區 連結原子能法規原子能法規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