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安全委員會

| 開始列印 | 關閉本頁 |
編號:
AN - LM - 100 - 017
開立單位:
核安管制組
廠別:
核四廠
日期:
2011 年 04 月 15 日
注意改進事項:
龍門計畫第42次定期視察建議改善事項-一號機反應器廠房圍阻體穿越器(機械)工程之品質作業查證。
注意改進內容:
一、一號機一次圍阻體上乾井處的設備進出口(Equipment Hatch)及人員氣鎖門(Personnel Airlock)穿越器與內襯板(Liner)相連接的垂直銲道,經現場目視檢測發現二處疑似銲邊燒損(Undercut),其中一道經目測結果長度超過1公尺,凹陷深度約5公釐;另一道則較不明顯,實際凹陷深度須經儀器量測確認。依據ASME B&PV; Sec. III Div. II 2001 Edition including 2003 Addenda CC-4542.5 Surfaces of Welds:「undercuts which do not exceed 1/32 in. (0.8mm) for liner plate 1/4 in. (6mm) nominal thickness and greater are permitted」,而依據GE設計圖面(31113-OU71-S6156),Liner Plate厚度為6.4mm。該二處銲道是否符合ASME B&PV;規範的要求,請澄清說明。

二、上乾井處人員氣鎖門(Personnel Airlock)由日本東芝公司負責的銲道,經現場勘查發現填角銲完成面呈現30度的斜角,與一般的45度斜角不同,且銲道完成表面呈現疑似銲疤(Crater)。由於台電公司提供的GE公司設計圖(編號:31113-OU71-S6156),並未註明該銲道的尺寸,無法確認該銲道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另依ASME B&PV; Sec. III Div. II XI-1622「All craters shall be filled to the full cross section of the weld」,該銲道有無修補需求,請澄清說明。

三、經查對台電公司「S級銲道對接銲作業檢驗表」、「S級銲道對接銲作業自主檢驗表」,初步發現有下述銲接施工過程、品質及檢驗的瑕疵:

(1)編號W-40003等多個銲道:自主檢驗表的銲接前檢查日期為95.12.22,但預熱及底道銲接的日期為96.01.19,中間相距28日,考量工地環境髒亂,如此工序安排已失去銲接前檢查的意義。請查明實際情形並謀求補救之道。

(2)編號W-40035等多個銲道:預熱的日期登載為94.12.12,但底道銲接及層間溫度的檢查日期為95.01.17,中間相距36日,顯示:1)正式銲接前並未進行預熱溫度的檢驗或未如實記錄,或是:2)第一層銲完後36日在未預熱的情形下即進行第二層以後的銲接。如是第一種情形,表示台電公司的品質檢驗過程有疏漏;如是第二種情形,表示銲道銲接的方法不符合 ASME B&PV; 規範的要求。請查明實際情形並謀求補救之道。

(3)銲道編號W-40040:自主檢驗表「層間溫度」欄位,檢驗員僅記錄為「符合」,未記錄實際量測溫度,簽章日期為95.03.14;而作業檢驗表經辦課及品質課檢驗員也僅記載「符合」,簽章日期為95.03.15。台電公司檢驗員未於施銲現場親自確認「層間溫度」,僅於事後依據承包商的「符合」書面紀錄依樣葫蘆,等同於為承包商背書,使品管制度流於形式。

四、經檢視台電公司「S級銲道對接銲作業檢驗表」(表格編號:QLD-011-01, 版次:9)、「S級銲道對接銲作業自主檢驗表」(表格編號:2902-P-0018 Rev.1),發現表格設計及記錄事項有如下共通性缺失:

(1)檢驗表第12項「銲接前 B.根部間隙」:均未註明根部間隙的容許尺寸,施工人員、品管及檢驗人員將無法確認合格的標準。而作業檢驗表要求須以「量規量測」,但相關人員均僅簡單記錄為「符合」,未實際登載量測到的數據。

(2)檢驗表第13項「銲接中 B.預熱、D.層間溫度」:自主檢驗表及作業檢驗表均要求須以「溫度筆量測」,但許多均僅記錄為「符合」,未實際記錄量測到的溫度。而經查台電公司管路安裝工程施工說明書第3.8.15節「每一銲接接頭之熱處理作業須作成溫度紀錄及檢查紀錄,內容詳列銲接接頭編號…加熱溫度/時間…」,顯見台電公司並未要求施工廠商依規範確實記錄。

(3)檢驗表第15項「目視檢驗 B.銲冠檢查」:雖有註明數種合格標準,但並未明確指出該特定銲道應適用那一種標準;且亦未記錄實際量測到的數據。

(4)檢驗表未包含「熱輸入」的檢核欄位:按一般工程施工規範,均要求銲接前須依照規定電壓、電流及速度進行銲接作業,而在承包商的銲接作業管制程序書(編號:2902-71P-2020(NC),版次:4)亦要求自動或半自動銲接須依設定之電壓、電流及銲接速度計算單位長度的輸入熱量,並要求不得超過19,700 J/cm。

(5)檢驗表對於多層銲道僅有一項「層間溫度」的檢查欄位,無法應付3層以上多層銲道的檢查需求。
處理狀態:
已結案
處理情形:
台電已完成相關改善,同意結案。
參考文件:
核能安全委員會 著作權所有 © nusc.gov.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