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開始列印 | 關閉本頁 |
|
|
編號: |
AN - MS - 96 - 003 |
開立單位: |
核安管制組 |
廠別: |
核三廠 |
日期: |
2007 年 04 月 17 日 |
注意改進事項: |
請核三廠針對96年第一季核安管制紅綠燈專案視察發現,進行澄清或改善。 |
注意改進內容: |
96年第一季核安管制紅綠燈專案視察,發現如下,請核三廠針對該等事項檢討改善:
一、電廠廠用海水系統流量平衡資料不足,加上運轉多年後系統狀況之變化,目前廠用海水系統至安全相關熱交換器之流量是否可符合FSAR Table 9.2-2之要求,仍需進一步確認。
二、輔助廠房記錄表針對核機冷卻水熱交換器出口溫度規範之參考值為48℃高於FSAR規範值98℉(36.7℃),與運轉規範要求不一致。
三、依據FSAR 9.5.2.3之規範,當緊急柴油機冷卻水三通溫度調節閥卡住失效高溫警報出示時,可立即採取手動控制方式操作此閥,惟運轉人員並未接受此項訓練,且程序書亦未有所規範。此外 FSAR 9.5.2.4規範此閥可Remote manual control,惟該閥現況亦無此項功能,請澄清。
四、1號機A串核機冷卻水熱交換器於75年更換,未見本會要求進行熱功能測試及評估紀錄或結果。
五、2號機B串核機冷卻水熱交換器,於80年8月重新進行熱功能評估,所用資料(熱交換管長度)與廠家設計資料未能相符,其資料來源仍待釐清。
六、目前電廠由廠用海水系統冷卻之安全相關熱交換器未(依EPRI NP-7552)建立熱傳能力之測試驗證程序,並建立趨勢分析加以追蹤。
七、程序書806(取樣與測試)中,未訂廠用海水系統殘餘氯之取樣頻率及接受標準。
八、1號機核機冷卻水分析,水質量測項目-亞硝酸根濃度紀錄值達400ppm,
超過FASR規範上限值350ppm,程序書804(化學紀錄表及報告表程序書)及806(取樣與測試)已將核機冷卻水有關亞硝酸根濃度之規範,調整上限值為400ppm,然此項更改未見技術評估文件作為依據,且FSAR 亦未經評估或修改。
九、有關緊急循環水泵室與取水池之結構維護檢查作業,電廠以預防保養(PM:MSS0-0060)執行進水池內沉砂之檢視,監測週期60天,只著重沉砂檢視,並未完全涵蓋GL 89-13所列之項目,同時視察時發現有海生物附著過多之情形,應重新規劃此項目之執行,文件中應明訂執行項目與接受標準,並於執行後留存紀錄。
十、有關熱交換器內部狀況之維護,核機冷卻水維護紀錄中,1號機 CCW B串熱交換器於EOC-15及16之塞管總數量有所不合。
十一、有關一號機NSCW泵出口流量計偵測口有結垢,導致流量偏低,所提出改善措施於每次大修時,將流量計浸泡於氨基璜酸的時間延長到8小時,浸泡液每次更換,浸泡後再用水及空氣吹淨,以防止結垢情形。然此工作並無相關之程序書,僅以OWP每次大修執行,且未訂定相關之功能驗證方式及接受標準。
十二、查核管路內部狀況之維護紀錄,有關NCD(95009) B-1M-EF-XJ004裂痕洩漏,未見裂痕洩漏肇因之探討及其對策,NCD(95008) S-2-EF-080-6〞-HGC(位於HV-230&HV;-134間)彎頭處砂孔滴水,有肇因分析卻無針對故障肇因提出相對應之改正措施,NCD(94017) S-2-EF-L046-24〞-HGC針孔洩漏海水,有肇因分析卻無針對故障肇因提出相對應之改正措施。
十三、現場查証緊急循環水泵室與取水池之結構維護檢查作業,及核機冷卻水熱交換器與緊要柴油發電機廠房狀況,所發現缺失如結構之水泥塊脫落損壞、集水池有雜物、海生物滋長、壓力儀錶缺固定螺絲、基座銹蝕嚴重、出口閥未依規定予以LOCK、訊號線接頭金屬裸露、端板螺栓螺牙未依規定至少突出兩牙以上、管路支架機械避震器銘牌僅以膠布固定、寒水進口閥出口保溫材欠缺鋁皮保護蓋、管路支架銹蝕、電源開關箱電纜護套連接不完整、開關箱內有雜物及電纜金屬管連接頭脫落等。 |
處理狀態: |
已結案 |
處理情形: |
台電已完成相關改善,同意結案。 |
參考文件: |
一、國核管會視察手冊IP 71111.07 Heat Sink Performance。
二、美國核管會通函GL 89-13: SERVICE WATER SYSTEM PROBLEMS AFFECTING SAFETY-RELATED EQUIPMENT。
三、美國核管會TI2515/159「REVIEW OF GENERIC LETTER 89-13。
四、EPRI NP-7552。
五、核三廠運轉規範3.7.9.。
六、核三廠最終安全分析報告9.2、9.5。
七、程序書804化學紀錄表及報告表、806取樣及測試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