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開始列印 | 關閉本頁 |
|
|
編號: |
AN - LM - 93 - 011 |
開立單位: |
核安管制組 |
廠別: |
核四廠 |
日期: |
2004 年 10 月 04 日 |
注意改進事項: |
龍門計畫第十六次定期視察建議改善事項 |
注意改進內容: |
一、施工與承包商品質管理
(一) 核島區附屬廠房結構工程(榮工公司)
1.輔助燃料廠房(AFB)使用之不銹鋼襯鈑『差異分析一覽表』批號應為E35495-2-02誤鍵入E28296-2-02,請予修正。
2.依據教育訓練管理程序書QC-P-PR602擬定年度訓練計畫,惟查核相關訓練紀錄其九十三年八月十三日及九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人員出席紀錄並未簽名,請落實人員訓練。
(二) 核島區空調設備及風管安裝工程(東元公司)
品質文件管理作業程序書 (LMT-085)之『施工圖管制及簽收表』因無回收簽收紀錄及影印份數等資訊紀錄,舊版文件是否回收不易查核,請檢討改善,並建議對舊版文件回收作廢建立管制機制。
(三) 循環冷卻水抽水機房工程(大棟公司)
1.品保小組於九十三年四月十二至十六日稽查並開立「改正行動通知」(93-CAR-024),對圖面及文件之分發暨回收等問題提出要求改善,大棟公司已修正程序書並經台電審核完成改版。經查核「文件與資料作業程序書」(PHQC-G-008)及「圖面作業管制程序書」(PHQC-G-003)舊版程序書仍未依規定回收而與新版程序書混用。
2.依據圖面作業管制程序書規定進行圖面分發並登錄「圖說管制彙總表」,惟舊版圖面回收管制部份,並未依據新版程序書執行。且該問題品保小組前已開立「改正行動通知」並已結案惟仍未改善,建議日後品質課或品保小組於結案審查時,應現場查核確認改善後再結案。
3.有關人員資格與訓練情形,待改善事項如下:
(1) 依工地人員訓練及銓定辦法作業程序書第7.1節規定各類人員之銓定,經查證僅有檢驗人員經品管主任銓定,其餘各類包括品管人員、危險性機械、設備操作員等均從缺。
(2) 工地組織編排各類工作群組,惟部份群組未安排負責人員,此對相關作業程序所規定應辦理之業務,恐有疏漏或辦理未盡周延情形,請檢討改善。
(3) 人員訓練認定紀錄表未正確使用,埋件工程師由品管工程師兼任,以及訓練時數是否滿足程序書規定等,施工處應進一步查核並督導承包商改善,並檢討查核計畫之頻次、完整性。此外建議是否能在訂定查核計畫時,充分考慮查核項目與範圍,使查核制度能夠更為周延,以期有效而確實督導承包商落實品質管理。
二、土木結構施工品管作業
(一) 反應器廠房結構整體性測試作業
1.為及早掌握日後SIT測試作業,建議台電公司說明SIT測試作業與結構振動試驗、運轉前測試之測試程序關係。另,本計畫測試範圍僅限於一號機,二號機有無任何簡易試驗計畫,請台電公司再補充說明。
2.為了解RCCV Wall 18號鋼筋錨定接頭其受力後結構行為,建議配合SIT測試計畫,將其納入測試監測之項目,再與設計分析值比對。
(二) 共同煙囪工程
1.本工程之結構特殊,工作環境危險性高且時程短,因而所需之前置作業準備更形重要,建議相關人員的教育訓練應充分考量專業性、工安要求、及核能工程的品保要求,並於作業前完成訓練。
2.為求周延,前項之作業準備應查證所有設計圖、施工圖,是否已全部定案發行。各項作業程序書,亦請一併查證是否均完成,並確認其檢驗表、檢驗項目等是否周延。
(三) 鑒於循環水抽水機房發生混凝土澆置品質不良之案例,且混凝土澆置進行中如同線上作業,不符合事項的發生,無法於事後補救,以恢復原狀或符合原作業品質要求,建議施工處擬定澆置中不符合品質作業之處理方式,提供工程監工人員能及時應變處置。
三、倉儲管理
(一) 艾莉颱風期間曾造成中六倉庫鐵捲門受損、固定用鋼樑傾倒,造成部分設備損傷。查閱施工處相關程序書並未發現有防颱應變措施相關之程序書,建議施工處建立相關程序書,以利日後颱風來襲時降低其對設備及工區之衝擊。
(二) 露天儲存場之防雨棚受艾莉颱風肆虐,絕大部份己損害,原來儲存之管節及設備已曝露在風吹日曬及雨淋中,部份已嚴重鏽蝕。依目前儲存狀況,已不符合儲存等級D級,以及NQA-1的要求。
(三)目前使用之防雨棚已不足以抵擋颱風之摧殘,而露天儲存場的管節等設備亦不知何時會安裝,配管課雖有派員處理鏽蝕,但大批管節堆置在露天儲存場,已不符合規定,建議施工處應即早因應,以防範下次颱風的侵襲。
(四) 露天儲存場有1P22-PRRT-0036、0007、0010等六支方鋼製的SUPPORT,其開口向上,因而方鋼內部己積滿雨水並鏽蝕。
(五) 二號機OFF GAS DRYER(A台及B台)及一號機CHARCOAL ABSORBER(6台) 儲存等級為C,原儲存在露天儲存場的防雨棚,但受艾莉颱風的侵襲,防雨棚已受損壞,目前儲存等級已不符合C級之要求。
(六) 中鼎公司九十三年五月十九日自倉庫領出的MOV共有4只(2G31-MBV-0025、0028及2K11-MBV-0007、0068),目前暫時儲存在中鼎公司的庫房,查核其維護保養紀錄,機械維護由中鼎公司按月執行,電氣維護(每三個月應執行一次)至本次視察期間為止,仍未依規定執行。類似設備維護保養介面問題,施工處應建立管制機制,避免再次發生。
(七) 一號機RPV倉庫氮氣瓶架周圍利用紅色寶特瓶作為隔離標誌,如確有隔離保護需要,建議另以更具警示及阻隔效用之設施為之。
四、現場設備維護作業
(一) 設備
1.一號機基座下乾井最底層FMCRD HANDLING DEVICE維護保養紀錄卡均依規定週期填記「正常」(包括清潔、乾燥劑),但經查發現該設備上附著許多水泥灰渣未清除;此外,例如二號機RHR HX 2E11-HX-001B多只螺栓已發霉,RWCU PUMP MOTOR未依規定加熱,然而維護保養卡均記錄正常。
2.RHR-HX 1A維護保養紀錄顯示自九十三年九月六日開始,HX SHELL SIDE氮氣壓力為0,至視察期間仍未處理解決,不符規定。
3.一號機濕井內部份設備組件因上次颱風而浸水,例如HPCFSUCTION STRAINER 1E11-STR-002B,至視察期間尚未開箱進行清理維護,建議類似浸水設備組件應速檢查,以確保設備品質。
4.查證中鼎公司維護保養人員之資格與訓練,目前設備、管路維護保養人員共十人(包括領班二人),其訓練紀錄符合規定,但執行維護保養之工作人員有八名為外勞人員,其語言溝通能力及設備維護保養之技能上是否足以勝任工作需求,施工處應再審慎評估。
5.HCU ROOM之鍍鋅DECK因施工銲接,致多處之鍍鋅有遭到損害之可能,使其防蝕功能有失效之虞,應儘速加以檢視並再進行塗裝。
(二) 環境整潔
1.一號機R/B EL-8200部份區域之環境清潔仍有許多地方有待加強,例如進入EL-8200樓梯間照明不足,RHR-1C等區域髒亂;一號機HCU ROOM目前進行基礎螺栓更換作業,作業現場通風不良,而二號機HCU ROOM因上方DECK尚未完成,部份區域因下雨而漏水,地面積水未清理,且由紀錄顯示自九月六日至二十日該房間濕度為92%,已超過規定值,未見採取改善措施;一號機反應爐基座附近施工工具放置零亂,未適當歸位。
2.經查廠務管理(HOUSEKEEPING)之整體計畫尚未建立(包括設備吊入之管控、環境清潔管理、消防設施管理等),致廠務管理作業目前僅停滯在廠房清潔工作,且無法得到良好成效。廠務管理作業程序書(LMP-SED-012)雖已於九十三年六月訂定,但目前尚未正式發行,且其內容不夠周延難以執行,例如有關清潔區之分類分級由主辦課訂之,但無詳細執行辦法。目前一號機已將四區域、二號機三個區域劃為四級管制區,但尚未訂出具體管理辦法,僅以巡視方式代替管理,難達成效。建議考量施工作業之特性,將其分階段、分類、分區、分級,訂定周延之執行程序並落實執行。
3.目前「廠務管理工作」發包範圍未將一號機RCCV WALL以內之區域納入,原因何在?
4.龍門計畫工程龐大,承包商眾多,工程介面亦多,為有效解決環境管理問題,除承包商每日完工後必須自我清理管理外,建議採用設備掛牌方式,將廠區內之工具、使用機具(包括電焊機、鷹架、鋼瓶、……等)、待用器材等掛牌說明使用單位及連絡電話。另建議設置協調人制度,以協調各工程之進行,防止各工程施工介面之衝突。
(三) 廠區消防
1.滅火設備之維護保養,尚未建立作業程序書。
2.有關廠區動火管制區域之劃分及執行,應建立妥善之作業程序以供執行之依據。另現場重要設備及易發生火災區域,建議納入動火管制作業規範中。
五、銲接管制
(一) 作業現場仍可見未穿著防(耐)火護具及高空作業時未使用安全帶之人員,除應加強高空作業安全帶使用之要求外,對於銲工銲接及研磨作業時之防護衣物及器具之使用,應再予落實執行,並宣導廠商遵行。
(二) 一號機基座現場發現銲工於封閉之隔艙環境中進行銲接作業時,雖然現場設置有抽風扇,但未見使用來排除因銲接而大量積蓄於隔艙中之濃煙,應加強對作業環境安全及通風器材使用之管理,對於於較深隔艙中執行銲接作業時,建議定時查驗其氧之含量是否符合法規要求。
(三) 在部分基座之隔艙中仍發現有紙張、破布、寶特瓶及塑膠袋等雜物,除應加強現場環境之管理外,於隔艙中執行銲接作業時,亦應要求銲工注意相鄰隔艙中是否有前述雜物及其他工作人員,且預熱及銲接作業時之防火作業務必加強落實。
(四) 銲接作業現場仍可發現有作業區域下方設備器材未依規定進行防火保護之情形,致仍可見有銲接火星掉落其上之現場,應加以改善。
(五) 由於熱電耦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有性能變異之可能,因此在執行銲材烤箱校驗作業時,應再對熱電耦性能進行測試,以確認其性能是否維持正常,而為便於日後之管理,建議對測試方式有所規定。
(六) 中船公司銲材管制室因原址配合工程需要加以拆除,至現場發現新建之管制室仍在搭建並未完成,但原有之管制室已有部分拆除,中船公司臨時以帆布遮蔽遭破壞之部分牆面。由於此一情形損害銲材管制室儲存、處理及管理等功能之完整,施工處除應要求廠家儘速完成新建之銲條管制室外,爾後針對類似情形應以先建後拆之方式進行。
六、管路與機械設備安裝品管作業
(一) HCU為安全相關設備,由於部分高精密組件對粉塵相當敏感,製造廠家及安裝廠商對部分敏感性組件均以膠套保護,且HCU ROOM之地板並進行防塵處理。目前一號機之HCU正進行S級螺栓換裝之作業,然於巡視HCU ROOM 126時,發現此安裝作業缺乏符合此設備需要之塵土管制措施,致現場地板存有大量之塵土,以致前述防護之效用亦可能遭受破壞,對此除應盡速清潔現場外,建議應加強工作人員進入HCU ROOM工作前之防塵管理,並將類似工作規範要求逐步擴展至類似設備之安裝工作區域,以為日後RPV內部組件之安裝作業模式預作準備。
(二) 在目前惡劣施工環境下,不銹鋼管路與碳鋼支架間發生電位腐蝕問題應有其可能性,因此本會曾要求針對是否加裝墊片再進行檢討,由於反應器及控制廠房之不銹鋼管路與碳鋼支架多已安裝一段時日,為確認是否已有腐蝕情形,宜定期檢視兩者接觸之區域是否出現腐蝕跡象,以儘早採取改正措施。
(三)由於目前對於WELDING SEQUENCE之管控嚴謹度不足,為避免類似不當情形再於二號機之基座安裝時出現,建議能開始整理分析一號機基座WELDING SEQUENCE之經驗及資料,以建立基座每一層之WELDING SEQUENCE,以期能降低二號機基座安裝時鋼構之變形及殘留應力之情形。
(四) 為避免基座WN23銲道修補初期出現之缺失(如:銲接程序書適用性及修補計畫審查機制問題)一再出現,並提升修補作業之嚴謹性、品質及成功率,針對銲道缺陷修補過程建立事前之管制審核機制應有其必要。目前承包廠商中已有中鼎公司編寫發行該類銲接修補管制程序書,經其作業程序及執行落實程度,均有可供借鏡之處,建議可加以參考。 |
處理狀態: |
已結案 |
處理情形: |
台電已完成相關改善,同意結案。 |
參考文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