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安全委員會

| 開始列印 | 關閉本頁 |
編號:
AN - MS - 103 - 016
開立單位:
保安應變組
廠別:
核三廠
日期:
2014 年 09 月 25 日
注意改進事項:
請 貴廠針對本會於103年8月14日執行核能三廠緊急應變計畫演習視察所發現之缺失,提出檢討改善。
注意改進內容:
1.演習前一天駐廠視察員至TSC會議室了解,發現分配給駐廠視察員之電腦無法連線,因此駐廠視察員無法利用緊急應變工作平台與本會應變小組進行訊息溝通。駐廠視察員於是請核能三廠儘速修復,方於演習當天能夠使用緊急應變工作平台回傳機組狀態及TSC救援行動資訊。緊急應變工作平台平時即應保持其可用性,方能於事故發生時能正常發揮功能,請台電公司改善。

2.本次演習核能三廠通報核安監管中心資訊過慢,事故發生時間撰寫錯誤,且台電公司與核能三廠演練時亦無透過緊急應變工作平台將訊息即時上載,以致無足夠訊息作為原能會緊急應變小組演練參考,請改善。

3.原能會緊急應變小組對事故狀況及輻射外釋研判皆須依台電公司或核電廠所通報資訊加以分析確認,爾後廠內演習時,請台電公司(事故評估組、劑量評估組及放射試驗室)共同參與演練並利用緊急應變工作平台傳遞訊息,使資訊取得與演練過程更貼近真實狀況。

4.於機組僅剩1A BUS由第五台EDG供電時,值班主任指令跨接使B/D-PK-N001/N002可以起動充電,該項動作需有後續執行情形之回報(若無法於2小時內使B/D-PK-N001/N002復電,則需執行其他步驟)。

5.SBO之程序書EOP 570.20第22步驟要求依附錄O測量爐心溫度,後續亦應回報執行情形(以確認爐心出口溫度大於649℃時進入SAMG)。

6.離開SAMG之指引SAEG-2未明確交代,應待SAEG-2執行完成後,主控制室才重新取得設備之操控權。

7.建議前進指揮所應建置帳篷式且增加相關通訊設備,以利重大火災時能有效處理災情。

8.OSC出任務時,人員任務調度表中,出任務的工作人員欄,有些只有寫上人數(如:5人)而非寫上名字,建議寫上工作人員名字。

9.0905海嘯警報發布,0932海嘯退去,0945~1005出動2名消防員清除二道門附近漂流木路障,然0935值班經理即已通知恆春消防隊支援滅火,似無法於該隊抵達二道門前完成清除路障,俾利該隊順利進入廠區滅火。

10.廠區發生海嘯侵襲,須電召未當班人員返廠協助救災,惟仍通知所有包商儘速離廠,請研究運用原訂離廠包商協助排除漂流木路障,以利救災。

11.偵測隊人員僅有17人(不含協力廠商),遇到超過4個區域需偵測之狀況,恐有人力不足之虞。

12.保健物理中心(HPC)緊急計畫器材箱僅2個,是否足夠使用,請考量。

13.廠區環測取樣標籤建議增加取樣人員姓名乙欄。

14.廠區環境偵測之直接輻射部分,建議考量用無線傳送數據之可行性。

15.有些偵測點之站牌被雜草掩蓋住,建議每輛偵測車應配備衛星導航系統,並在導航系統中預設每個偵測點之經緯度,以輔助確認偵測點位置。

16.建議實際演練機動式緊急應變環境輻射監測儀器,以發揮其3G通訊無線傳輸偵測數據、衛星定位等資訊化功能。

17.偵測點之空浮微粒活度偵測,經過人工計算處理後之數值,有效位數應固定在2或3位數,建議在程序書上明訂之。

18.演習手冊中EPIC演練在南展館而真正演練地點在模中,且為常設場所,請注意資訊正確性。

19.即時視訊加註時間及地點,俾民眾接收信息時,看畫面即可以清楚瞭解現況,安民心。

20.第1次新聞稿中,備用主變壓器發生火災,建議註明”2號機”避免誤解。

21.AMT提供之利用消防水補S/G之策略,需待S/G DRY OUT後S/G壓力才會小於8.8 ㎏/㎝2以下,方能利用消防水補S/G。而一旦補水成功,可預見S/G不再處於DRY OUT狀態,壓力又會上升超過8.8 ㎏/㎝2,而使消防水補S/G策略無法有效的運作。同時,反覆讓S/G DRY OUT及補水的動作,可能讓RCS完整性受影響。AMT擬定策略應詳加思考後果,避免提出無效的策略。
處理狀態:
已結案
處理情形:
台電已完成相關改善,同意結案。
參考文件:
核能安全委員會 著作權所有 © nusc.gov.tw. All Rights Reserved.